姜丹,女,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教龄15年,主讲《景观环境设计》等课程。
在学生眼中,她是能将枯燥的设计理论转化为鲜活实践项目的“引路人”,让图纸上的线条变成乡村里的 “口袋花园”;在同事看来,她是为了一项田野调查连续数月奔波于南北疆、带领团队扎根乡村的“实践派”。从教15年来,她以“让设计回归土地、服务人民”为信念,让设计成果从教室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落地生根,成为学院中“教学、科研、实践三维融合”的杰出代表。她就是美术学院教师姜丹。
1.“起笔”乡村振兴,主动对接社会需求
主动拥抱时代前沿科学技术,并通过“真题真做”有效落实“真实项目进课堂、企业标准入教案、行业专家驻校园”的实践路径,实现实践教学成果向文化生产力转化的实质性发展。学生评价:“姜老师的课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为人民而设计’”。
2.“运笔”社会实践,用好乡土社会活教材
2024年,她带领学生前往吐鲁番葡萄沟民俗村开展景观风貌保护规划,为摸清当地文化景观与环境样貌,白天开展田野考察,晚上整理测绘数据,成为了她与吐鲁番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又一起点。近年来,她已牵头建立4个社会实践基地,直接服务于地方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
3.“落笔”科技美育,讲好新疆故事
将乡土社会作为人才培养的大考场,也作为深化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场域,近年来依托自治区级一流课程、自治区黄大年式教学培育团队,带动团队教师把握美育核心价值,笃行课程建设创新,建构“艺术直觉+科学思辨”的双重机制。
从教15年来,姜丹始终扎根新疆艺术设计教育一线,以“教学为基、实践为要、科研为翼”的三位一体模式,将1门课程打磨成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疆赛区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竞赛奖项10余项,荣获自治区教学能手、校级教学能手等荣誉,指导学生竞赛获奖60余项,主持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落实4个社会实践基地,牵头建设美术学院智慧课程,是师生眼中“教学科研双优、实践服务并重”的典范。
从教室到场地,从图纸到实地,姜丹在“无墙课堂”中厚植民族情怀,逐渐完善以美育铸魂、以课程筑基、以科技赋能的课程体系发展,诠释了“新时代边疆艺术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专业力量为边疆发展注入更多“美”的能量。
上一条:矢志美育初心不改 以艺润疆桃李芬芳——记美术学院教师孔倩倩
下一条:教学创新在路上 深耕不辍育英才——记商学院教师蔡玉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