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2025年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各学院(部门):
经学院(部门)推荐,教务处和研究生处组织专家评审,校领导专题会议审定,现将2025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序号 | 类别 | 成果名称 | 成果 等级 | 成果完成人 | 推荐 单位 |
1 | 本科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思政课”“四维一体”育人模式研究 | 特等奖 | 孙秀玲、罗志佳、张丽娟、李勇、李可心、孙宁、 罗凯、陆娇、张进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
2 | 本科 | “五位一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体系创新实践 | 特等奖 | 罗意、严学勤、白丽艳、陈怀川、魏晓金、马治龙、李飞、崔梦琪、姚金燕 | 历史与社会 学院 |
3 | 本科 | 乡村振兴战略下教育帮扶赋能青少年筑基工程 —— 南疆乡校 “三维育人” 实践创新 | 特等奖 | 彭无情、张全生、杨艳、罗意、程良宏、耿直、 张进 | 党委 统战部 |
4 | 本科 | 教创演评,四驱联动: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一等奖 | 杨志刚、郭红喜、肖尧轩、王丛、张园园、万莹、张晓薇、郭铭渲、邓文欢、江晓宇 | 音乐 学院 |
5 | 本科 | “国学+”赋能·知行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创新与 实践 | 一等奖 | 夏国强、程瑶、沈维琼、焦梦娟、陈鑫、沈文凡、王庆、李梅、武子璇、古丽巴哈尔·胡吉西、王哲、邓鑫 | 中国语言文 学院 |
6 | 本科 | “三聚焦二突破一引领”范式下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王爽、杨军、何勇、 董玉成、李昌成 | 数学科学学院 |
7 | 本科 | 理论课程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四史教育“双螺旋”项目探究模式的实践探索 | 一等奖 | 王汐牟、努丽亚·卡迪尔 | 马克思主义 学院 |
8 | 本科 | 基于“强素养、赋能力、促情怀”的“五美”《音乐入门》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斯雯、万莹、邓文欢、 赵旭耀 | 教育科学学院 |
9 | 本科 | 三链融通・三维赋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育人模式探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李冀、赵凯、梁婧、 王月月、陈奕帆 | 美术 学院 |
10 | 本科 | 一流课程《田径普修》混合式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探索与 实践 | 二等奖 | 郭风兰、曹玉萍、苏汉韬、 王辉、哈尼克孜 | 体育 学院 |
11 | 本科 |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路径的创新与实践——以汉语国际教育为例 | 二等奖 | 胡炯梅、王静、姚勇、 李娜、哈丽哈什·穆合塔尔、韩涛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12 | 本科 | 卓越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一核三维”实践体系构建与应用教学 | 二等奖 | 窦艳、张连勇 | 教育科学学院 |
13 | 本科 | 基于“三维目标与五阶能力递进模式”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 二等奖 | 昝梅、李新国、杨涵、 杨雪峰、毋兆鹏 |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14 | 本科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细胞生物学》课程多维度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王晗、阿迪拉·吐尔逊塔依、陈凌娜、田永芝 | 生命科学学院 |
15 | 本科 | 结果导向 — 新文科背景下俄语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二等奖 | 商锦玉、伊力米热·伊力亚斯、蔡薇、李文新、 刘杰 | 外国语学院 |
16 | 本科 | 边疆地区师范高校培养未来语文教师的“三域联动·三维赋能”模式创新实践 | 三等奖 | 赵新华、王庆、杨月梅、于强、孙玉红、付文佳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17 | 本科 | 新文科背景下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一体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三等奖 | 石路、魏勇、黄毅、王艳、张卫红 | 政法 学院 |
18 | 本科 | “双链协同·四维赋能”:职前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创新 实践 | 三等奖 | 董玉成、韩菲、何勇、 侯传燕、杨锦华 | 数学科学学院 |
19 | 本科 | 项目制在《社会工作实务》教学中的运用 | 三等奖 | 张素绮、石春霞、 古力扎提 | 历史与社会 学院 |
20 | 本科 | 基于经典诵读的“语言能力+文化自信”双轨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三等奖 | 石慧、范玥、赵霞、孙宁 | 党委 宣传部 |
21 | 本科 | 师范类高校体育专业建设一流学科过程中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改革与创新 | 三等奖 | 翟伟、曹玉萍、阿迪力江·色里木、刘晶、张浩升、刘冰鹓 | 体育 学院 |
22 | 本科 | 双选导师制赋能绘画专业 “学赛融通” 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与 成效转化 | 三等奖 | 高江、刘素之、冯瑜、阳艳华、王晓玲 | 美术 学院 |
23 | 本科 | 新疆师范大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创新模式实践研究 | 三等奖 | 陆娇、张锐 | 团委 |
24 | 研究生 | 扎根边疆·铸魂强基:教育学研究生双融三阶四维培养体系的十年探索与实践 | 特等奖 | 程良宏、毛菊、关文军、张玉红、冯江英、 闵兰斌、多强、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 教育科学学院 |
25 | 研究生 | 基于UCR共同体的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 一等奖 | 毛菊、贾思彤、程良宏、张冬波、陈得军、董秋瑾、于影丽、庞瑜 | 教育科学学院 |
26 | 研究生 | “课堂-案例-竞赛”联动:数学教育硕士探究教学能力培养创新实践 | 一等奖 | 杨军、侯传燕、单雪昀、徐健、回思琪 | 数学科学学院 |
27 | 研究生 | 新疆艾比湖湿地科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李艳红、王勇辉、毋兆鹏、 郝帅 |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28 | 研究生 | 实践导向的化学教育硕士能力提升策略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曾竟、董玲、关明、 李桂新 | 化学化工学院 |
29 | 研究生 | “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研究生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李文浩、王磊、肖锟、 王哲 | 美术 学院 |
30 | 研究生 | “四维联动·双驱赋能”:服务区域战略需求的口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 二等奖 | 邹彬、黄威、陈川、李晓燕、李娜、热娜古力·木哈热木、阿米拉·阿布都热西提 | 外国语学院 |
31 | 非本研 | “语润乡村,强师提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 一等奖 | 孙明霞、张洁、刘宏宇、郭玮、单秋艳 | 继续教育学院 |
32 | 非本研 | 多模态感知下的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浸润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二等奖 | 闫丽、张婷燕、王辰、张惠萍 |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
公示期为2025年5月27日—2025年6月3日。广大教职工如有需要反映的问题、意见或建议,可通过口头、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教务处或研究生处反映。
联系电话:教 务 处 4112143
研究生处 4112162
教务处
研究生处
2025年5月27日
上一条:自治区第十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拟推荐参评成果公示
下一条:2024年新疆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公示
【关闭】